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13日电 (杨娜 高莹)为了方便在生产一线工作,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丁腈橡胶二车间的一线操作女工汪艳侠,保持了近二十年的毛寸发型。个子瘦小、一头短发的她近日走进兰化一校的宣讲课堂,向台下的中学生讲述自己三十余年的一线工作经历。
【资料图】
在平凡的岗位上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是汪艳侠信奉的道理。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的她在丁腈橡胶装置的生产一线用三十余年时间,带领团队先后解决40余项生产难题,获得技术成果、创新成果28项,产生的经济效益已达上千万元。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成功是用汗水浇灌的。”汪艳侠说,走进中学生的课堂,她想把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奋进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身处网络时代的新一代青年,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从一线女工到高级技师、企业级技能专家,汪艳侠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回忆自己刚进单位,为了熟练掌握生产流程和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除了当好师傅的“跟屁虫”,她强迫自己熟背厚厚的操作法则,将各种关键操作方法烂熟于心,操作平稳率连续高居车间榜首。
随后,她参与国家首个丁腈软胶装置建设工作,面对全英文的技术资料从零学习,直到全面、准确、无误掌握1000多个控制点。2007年她参与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筹建,承担工艺流程图的初绘工作。2021年她再次接受挑战,主动参与3.5万吨/年特种丁腈橡胶建设项目。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王艳侠要求自己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她增设的自动输送程序,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她进行的降低脱氧系统冷却水消耗技术攻关,每年节水7万多吨;同时,她还参与了“提高丙烯腈回收率”“降低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物耗”等多项课题攻关,稳定了兰州石化公司丁腈橡胶质量。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汪艳侠对年轻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更是出了名的严要求、高标准。兰州石化公司先后成立了“汪艳侠学习小组”“汪艳侠劳模创新工作室”,一批批年轻技术人员在她的带领下钻研生产技术。近年来,“汪艳侠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建议实施了20多项创新创效措施,为企业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
2022年4月,在距离退休还有不到五个月的时候,兰化合成橡胶厂年产3.5万吨丁腈橡胶装置正在如火如荼安装调试中,汪艳侠又一次成为装置建设的中坚力量。
“尽管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但是只要坚持踏踏实实学习,做好自己的事情,日后也一定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兰化一校的初二学生陶婧盈认为,能在一个岗位上坚守三十多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份坚持和初心,是她们需要学习的品质。
据了解,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兰州市总工会联合兰州市教育局,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
活动期间,将有来自全国、省部级、市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陇原工匠、金城工匠走进兰州市的中小学校园,围绕自己在本职岗位的工作、成长成才经历、职业精神和劳动故事面向师生进行宣讲,体现新时期产业工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厚植学生的劳动情感。(完)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动漫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